看了李鐘碩時隔三年的回歸之作《瑞草洞》,感覺不太妙啊。
四集播完后,韓國本土收視率一直在4-5%左右徘徊,雖然首播創了TVN家周末劇收視率新高,那是因為T家今年周末檔的劇整體都不太行。
律政類韓劇是很容易出爆款的題材,比如《奇怪律師禹英雨》不僅讓ENA家股價暴漲,還讓樸恩斌妹子拿到百想大賞。
去年張娜拉和南妹主演的《好搭檔》,同樣是首播四集后,收視率直接破了13%。
要知道,目前周末檔除了K家的周末劇和不溫不火的《good boy》,幾乎沒有啥競爭對手,等后面各家陸續上新劇了,二碩這部劇前景就更不樂觀了。
前期看預告和海報風格,會讓人想到《機智醫生生活》,同樣是五人組的群像,在職場生活之余穿插著主角們的日常生活。
李有靜這種偏生活流的劇本寫法,總讓人有種錯覺,以為很好模仿,其實她的助理編劇前段時間直接copy她的《機智住院醫生生活》都差點翻車。
《瑞草洞》的編劇可能以為自己寫了一部「機智的律師生活」,從播出效果來看,收視率很能說明問題了,豆瓣開分也只有7.
0分。
那麼,到底差別在哪呢?
首先來看群像,機醫五人組里C位的李翼俊,大家還記得他的登場嗎?
戴著兒子宇宙的星戰帽子,揮舞著光劍,到醫院掛急診、取下卡頭的帽子。
這個角色身上帶著孩子氣的趣味性特點,一下子就立住了。
反觀二碩的登場,像機器人一樣走流程,配了第三人稱的旁白介紹他的人物性格和特點。
旁白結束后啥也沒記住,只知道二碩是個不愛上班的老律師,這還是通過他自己的表演呈現出來的。
他的飯搭子們更慘,介紹他們特點的方式是,其中要辭職的同伴留給繼任者的一張A4紙。
真實職場真的會有人辭職后把飯搭子介紹給不認識的後來者嗎,這根本不符合常識啊。
而且真有人會主動加入四個陌生人組成的飯局嗎,這得多e才能做到。
從這些細節就能看出,編劇是真的不太會寫人,或者說不擅長用有趣的情節去塑造角色,只能生硬地用旁白或巧合去推進,這是編劇能力的不足或是創作上的偷懶。
包括女主文佳煐和二碩之間的loveline也很生硬。
倆人就這麼巧地在十年前見過,二碩還非得裝不認識人家,我也不懂這個設計的目的而在,就是為了推拉嗎?
不過群像的問題到第三四集稍微好了一些,這個后面再說。
再來看吃播的戲份,在前兩集里非常多,甚至比《一起用餐吧》這類純講吃飯的劇還要頻繁。
還是用機醫來對比,李有靜寫吃飯的戲有一個前提,就是觀眾對五人組的人設已經很熟悉。
所以當工作上冷靜專業的蔡頌華,一邊搶吃沒熟的烤肉,一邊說自己家有三個哥哥,這種反差感本身就是笑點。
而瑞草洞里的吃播首先給人的感覺是,原來律師是一日三餐如此規律的職業。
作為飯搭子的五人組分別來自不同律所,他們之間好像也沒那麼親。
等女主加入后,吃飯戲的功能就是為了讓男女主爭辯工作上的不同觀點。
這里我也不是很懂,按理說不同律所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的吧,對各自手上的案子難道不應該彼此保密嗎?
後來編劇想到一個聰明的點子,就是讓五人所屬的四家律所干脆合并算了。
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直接。
當然,作為律政劇,各類奇葩案件才是重要的劇情主線,這也是專業律師出身的新人編劇比較拿手的。
到了第三、四集,五人組都進入具體的案件后,人物不同的特點也開始顯現,比前面兩集背景板一樣的擺設好多了。
從編劇選取的幾個案件來看,的確比較有代表性,比如女主和男主起爭端的關于「公益性」的探討。
善良的女主看似幫助了住公租房的「老賴」,但由此產生的胡蝶效應是,以后住公租房的誠信用戶,再也無法從銀行貸款。
女主無條件地相信、幫助委托人的做法,和菜鳥時期的男主是一樣的。
而經過9年歷練后,男主已經可以做到完全拋開個人感情,「創造」對委托人更有利的證據。
因為對于律師而言,最重要的職業素養就是替委托人辯護并贏下案子。
所以,當二碩遇到了前女友的離婚案,按理說這會動搖他所遵守的職業信條。
但他還是像人機一樣完成了任務,結束委托工作后才恢復了人的感情。
說實話,這個案件如果換一位有經驗的編劇來處理,應該會寫得更曲折、更有戲劇沖突一些。
但這位編劇只是平鋪直敘地講述,間或著讓女主好幾次偶遇男主和前女友,也沒有交代女主為啥老是在男主附近閑逛,最后還因為吃醋小小「使壞」了一下。
最后說一下二碩的表演,看到有大V說二碩這次轉型失敗,我不太同意啊。
演員對角色的成功塑造,前提是這個角色給了他發揮的空間,遇到一個扁平的臉譜化角色,再好的演員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就是好編劇的含金量。
這部劇有小伙伴在追的嗎,大家覺得二碩這次的表演如何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