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將有大災難」預言導致遊日觀光客人數大跌。(示意圖/Pixabay)
研究所指出,香港遊客因為這個「預言」而避免訪日最為顯著,旅遊需求驟降導致大灣區航空多個航線減班。大陸和南韓民眾也擔憂災難,隨著社交媒體上訊息的傳播,影響也蔓延到泰國和越南。
《彭博社》根據旅遊數據公司ForwardKeys的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自4月份以來,香港、台灣和南韓飛往日本的機票預訂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香港的預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50%。此外,包括7月5日在內的6月底至7月初一週的預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83%。
(示意圖/圖片源自網絡)
研究所假設香港赴日遊客人數5月下降50%,6月和7月下降75%,8月和9月下降50%,10月下降25%;而大陸、台灣、新加坡和南韓4個地區的遊客數量降幅是香港的四分之一、其他亞洲國家或地區的遊客數量減少十分之一,以此估算,在每年約3,100萬名來自亞洲的遊客中,約8%(即240萬人)在5月至10月的半年內避免前往日本,將導致入境需求減少約5,600億日圓。
(示意圖/圖片源自網絡)
分析認為,亞洲各國旅客不願赴日只是暫時現象。如果實際上沒有發生大規模自然災害,預計秋季開始訪日遊客數量有望恢復正常水準。
(示意圖/圖片源自網絡)
然而,由于日本米價上漲,國內消費疲軟,加上川普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預計未來日本出口也將放緩。因此支撐日本經濟的入境需求下降將對日本經濟造成沉重打擊,這可能是今年下半年經濟出現輕微衰退的原因之一。(星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