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獄無間》
當高墻內的權力超越了高墻外,當囚犯比自由人更有自由,你會發現,監獄,不過是另一種社會的縮影。韓國電影《叛獄無間》讓我不寒而栗的不是其血腥暴力,而是它揭露的那個殘酷現實:所謂的監獄,或許從未真正囚禁那些真正應該被囚禁的人。坐在昏暗的房間里,看著銀幕上那座陰霾籠罩的監獄,我不禁思考 ——誰才是真正的囚徒?
平台評分
豆瓣:6.9
IMDb:6.5
Naver:8.25
爛番茄:40%(專業評分)、65%(觀眾評分)
百字推薦
一部將監獄里的黑暗面毫不留情展示給觀眾的硬核犯罪片,通過一名警察臥底的雙重身份,揭露權力游戲的殘酷和腐敗的體制。影片最大亮點是韓石圭與金來沅實力派演員的硬碰硬對決,以及那個令人驚訝的設定——監獄囚犯晚上可以自由外出犯罪,創造完美不在場證明。
適合誰看
✅ 喜歡《無間道》《新世界》等黑暗系犯罪片的觀眾
✅ 期待看到韓石圭硬氣演出的粉絲
⚠️ 不適合對暴力場景敏感的觀眾
❌ 不適合想輕松刷片的通勤黨
資深編劇的導演處女作:野心不凡的黑色故事
《叛獄無間》(又譯《監獄》,原名:프리즌)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韓國動作犯罪片,由長期擔任編劇的羅賢首次執導,韓國資深演員韓石圭和金來沅主演。這部電影由Showbox發行,售出了全球62個國家的版權,全球票房超過2100萬美元。影片曾受邀參加2017年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和遠東電影節(位于意大利烏迪內)。
導演羅賢在韓國電影界是位資深編劇,曾參與《永遠的瞬間》、《我的超級小雞》等作品的劇本創作,本片是他的導演處女作。主演韓石圭是韓國演藝界的重量級人物,曾主演了90年代被認為是韓國新浪潮早期經典的多部電影,包括李滄東1997年的黑幫劇情片處女作《綠魚》和張允炫1999年血腥謀殺驚悚片《請告訴我》。韓石圭也是那部被視為將韓國電影推向國際舞台的電影《生死諜變》的主演。
劇情設定在1993-1994年的韓國,當時正值金泳三總統執政時期,該片講述了前警察宋有根(金來沅飾)因交通事故和賄賂罪入獄,發現整個監獄由囚犯鄭益浩(韓石圭飾)控制,后者利用監獄進行夜間犯罪的故事。
影片在韓國電影市場疲軟的背景下上映,近300萬人次的票房表現在當時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盡管專業評論家對影片的評價不溫不火,但觀眾的接受度卻明顯更高,尤其在韓國本土。
身份反轉的生存游戲,高墻之下,誰是真囚徒?
影片一開始便設定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前提——囚犯們竟能在夜間離開監獄犯罪,然后若無其事地回來,創造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鄭益浩(韓石圭飾)是監獄內的無可爭議的王者,控制著這個地下世界。而宋有根(金來沅飾)則是一名擁有百分百逮捕率的前警察,因肇事逃逸、偽造證據和行賄警察的指控入獄。
因有根的火爆性格和不屈不撓的態度,很快引起了益浩的注意。為了在這個危險環境中生存,有根必須贏得益浩的信任。這種緊張而微妙的關系構成了電影的核心動力,兩人之間既是對手,又是合作者,在生存、權力和道德之間進行著激烈較量。
隨著劇情推進,影片通過閃回逐漸揭示了有根的真實身份和動機——他的記者哥哥死于一起罪案,為查清真相,他故意入獄成為臥底,接近監獄里稱王稱霸的人物。通過與益浩的接觸,有根發現四年來的許多未破案件都與這個監獄有關,而自己的哥哥很可能就是揭露這一黑幕的犧牲品。
權力的游戲,腐敗的體系
益浩不僅在監獄內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體系,還控制著監獄長和警衛,利用他們協助犯罪網絡運作。他將原本有一技之長的囚犯集結在麾下,發揮他們的特長,為他的犯罪出力。同時用犯罪所得養著監管人員,讓他們為他的犯罪開綠燈,充當保護傘。
在益浩的眼中,獄中和獄外一樣,都需要生存,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這句台詞不僅揭示了他的生存哲學,也暗示了整個社會秩序的扭曲。他的「王國」井然有序,獄警對他點頭哈腰,犯人對他恭敬之余全是畏懼,他在里面有自己的食堂,洗澡間,工作間,還可以登上監獄的制高點:瞭望塔,巡視他的「臣民」。
有根在臥底過程中,被迫參與犯罪活動,道德立場逐漸模糊。他在幫派斗爭中與昌吉決斗,為取得益浩信任不惜犯罪。此時,「警早已不是警,罪犯亦不是罪犯了」。這種身份的混淆和道德的灰色地帶,成為影片探討的核心議題之一。
隨著有根逐漸獲取證據,計劃一網打盡涉案人員,不出意外地被益浩發現了真實身份,雙方展開最終對決。有建人為制造火災爆炸,瞭望塔之斗中手刃益浩,表面上正義戰勝邪惡,但影片的結局卻出人意料地令人唏噓。
灰暗色調里的權力抗爭:視聽語言的冷峻表達
《叛獄無間》在視覺風格上采用了灰暗壓抑的色調,完美契合電影的主題和氛圍。影片設定在蒼白的色調里,以灰色和棕色為主,讓觀眾感到寒冷和潮濕。這種厚重的氛圍貫穿始終,強化了影片中權力、暴力和道德困境的主題。
導演羅賢的鏡頭語言克制而有力,并不追求花哨的技巧,而是讓蒙太奇和場景調度服務于故事本身。盡管主要場景設在監獄高墻之內,但影片的拍攝手法避免了給人壓抑感,125分鐘的片長中包含了相當數量的動作場景。
從有根與其他囚犯的拳擊對決,到突如其來的格斗技巧,再到混亂的群體斗毆場面,每一場動作戲都充滿力量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暴力場景的處理,導演并不回避暴力的表現,早期有一個細節提到上一個試圖推翻益浩地位的幫派頭目被挖出眼球并當面吞食,這一描述在片中得到了印證。這些殘忍的暴力場景不是為了獵奇,而是揭示監獄這個封閉空間里權力的真實面目。
音樂方面,影片在構建特定場景緊張氛圍時使用的器樂是同類型韓國動作電影中較為出色的。配樂的節奏與影片敘事節奏同步,在關鍵場景加強了觀眾的緊張感和代入感。
整體而言,影片的視聽語言營造出一種窒息的氛圍,就像被關在一個沒有出口的盒子里,唯一的選擇是在壓抑中尋找突破。正如有根在片尾說的那句話:「那里也是人住的地方,時間也依然在流逝」,暗示監獄內外的世界本質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高墻之內自有方圓:韓國社會痼疾的黑色鏡像
《叛獄無間》表面上是一部典型的監獄題材動作犯罪片,但其核心探討的議題遠超類型片的限制,深入挖掘了權力濫用、體制腐敗和道德邊界等普遍社會問題。
影片通過一個充滿魔幻色彩但又不乏現實依據的設定——囚犯可以出獄犯罪再回來——反向挑戰了我們對「監禁」和「自由」的理解。正如一位評論者指出的:「監獄始終只是監獄,你永遠都走不出去」,即使是監獄中的權力者鄭益浩,看似掌控一切,卻始終是個囚徒。
這種困境的隱喻或許正是導演想要傳達的:在一個腐敗的體制中,每個人都是某種程度上的囚徒。
我認為影片最值得稱道的是它敢于觸碰韓國社會的敏感神經。正如一位觀眾所說:「很多別人不敢自黑的東西,韓國電影都敢拍,政治黑暗,司法漏洞,還有很多關乎人性道德的社會問題,無一不拍」。這種直面社會痼疾的勇氣和坦誠,構成了韓國電影常被稱道的特質之一。
本片通過設定在1993-1994年的特定時間背景,既回避了當下政治敏感性,又巧妙地找到了故事合理性的落腳點。
當年盧泰愚總統發動「與犯罪的戰爭」行動,抓了很多黑社會;金泳三接班執政,則發起反腐運動,抓了很多腐敗貪官。這一背景使得「監獄中的權力游戲」這一設定更具說服力。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對道德灰色地帶的探索。宋有根為了查清哥哥的死因真相,不惜以身試法,甚至為建立臥底身份參與犯罪活動。正如影評所指出的:「最終卻讓人唏噓。有建為了懲治犯罪以身試罪,最終卻被追責,住進了‘那也是人住的地方’,也成了一個模范犯人,真是一個最大的諷刺」。這種結局引發了對執法中的犯罪是否合法,法律能否百分百懲治加害者等問題的深思。
在我看來,《叛獄無間》之所以能夠打動觀眾,正是因為它將犯罪片的通俗娛樂性與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完美結合。影片不僅僅滿足于展示暴力與復仇的戲劇性,更試圖通過這些外在沖突揭示內在的制度性問題——當法律的守護者成為法律的破壞者,當囚犯掌控監獄,這個社會的秩序和正義還能維系嗎?
韓流犯罪片的另類探索:補充材料與延伸閱讀
導演/演員補片推薦
《生死諜變》(1999) - 韓石圭主演的經典韓國動作片,被視為將韓國電影推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作品,展現了他強大的表演實力和銀幕魅力。 《綠魚》(1997) - 由李滄東導演、韓石圭主演的黑幫片,展現了韓石圭早期的精湛演技,也是韓國電影新浪潮的重要作品。
導演采訪摘錄
導演羅賢在專訪中提到,雖然影片設定在監獄這一封閉環境中,但他不希望觀眾感到壓抑,因此在125分鐘的片長中安排了大量動作場景。
據報道,羅賢在創作過程中受到了《黑雨》和《無間道》等硬派電影的影響,希望通過這部導演處女作展現自己對類型片的理解和把控。
真正的囚籠:超越高墻的困境
當高墻內外的界限模糊,當囚徒與自由人的身份顛倒,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誰囚禁了誰?《叛獄無間》通過一個看似荒誕的犯罪設定,揭示了權力與制度的本質。正如宋有根在片中所說,即使在最黑暗的環境中,那里仍是「人住的地方」,時間依然流逝。或許在這個世界上,最牢固的監獄并非由磚石筑成,而是由我們內心的恐懼、貪婪和軟弱構建。而真正的自由,也許不在于墻的內外,而在于我們是否有勇氣直面這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