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變成了一座山。
說的應該就是當下的東亞人吧?
房價「高居不下」的困境不止中國一個,韓國的房價之高已經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2億韓元連首付都不夠?有多少人只能「望房興嘆」。
網飛最新上線的驚悚電影《墻外之音》就是一部融合了心理驚悚與社會寫實的作品,圍繞房價、階層、人性等現實議題,直指當代年輕人面臨的住房壓力與生活焦慮,具有鮮明的社會批判意味。
影片由金泰俊執導,姜河那、廉惠蘭、徐現宇主演,改編自韓國「公寓噪音訴訟激增400%」事件,深度探討了鄰里信任崩塌、人性猜忌以及開發商偷工減料引發的連鎖反應。
據顯示,韓國樓市曾是全球最熱的地區之一,此前房價連漲數年。過去5年,韓國房價整體漲了80%,2020年-2021年最大漲幅超過40%,首爾房價的漲幅更是超過了50%。
據說,在當時的首爾市中心公寓價格就已經達到每平米2.2萬美元,僅次于中國香港和紐約,排名全球第三,在疫情期間甚至還能保持5%的價格漲幅。
然而,這份光鮮的價格表卻在2023年被打破!韓國公寓、多戶型住宅等共同住宅公示價格較2022年平均下降18.63%,降幅創下歷史新高。
影片就是在房價全面下跌的背景下展開的,大幅下降初期就有近1000家房地產企業先后宣告破產,并快速波及到普通人的生活。
2023年,高額的房貸利息成為了壓垮很多年輕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原因在于利率暴漲之下,貸款的月供壓力遠超普通上班族的承受能力,現實中的購房困境其實比這部電影描述的還要殘酷。
購房就是普通人的一場豪賭。
電影《墻外之音》的主角宇成(姜河那飾)是一個在金融公司上班的普通青年,為了能在首爾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掏空積蓄取出退職金,甚至賣掉了母親在老家的土地,終于換來了一套84平米的小公寓。
他本以為通過投資房產就可以過上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卻因為房價暴跌崩盤導致貸款利息暴漲,漸漸無法負擔高額的貸款,面臨被退婚,甚至要靠下班跑外賣來勉強維持生計的地步。
原本炙手可熱的公寓,如今變成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燙手山芋。與此同時,辦公室里通過加密貨幣實現「財富自由」的同事與他形成了顯著對比,反襯得宇成這個「傳統房奴」愈發尷尬,面對同事的嘲諷他只能硬著頭皮辯解:「我買房是為了自住」。
越是努力生活的人,越是被命運捉弄。宇成搬入自己的公寓不久后,又卷入了一場恐怖事件——天花板上總是傳來詭異的噪音,執著于尋找真相的宇成反被誣陷為噪音的制造者!
但顯然——這個整日忙著上班、送外賣,連燈都舍不得開的苦命「房奴」哪有時間做這種事?
如果因為惡意制造矛盾引發事端,房價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他更沒有理由這麼做。
苦不堪言的還貸生活和日益加劇的鄰居矛盾,讓宇成的生活變得失控。
就在這時,宇成的上班搭子突然向他透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通過加密貨幣實現「財富自由」的前同事其實進行了違規操作,而且他還得到了下一波賺錢的可靠消息。
上班搭子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攛掇他只要搞到一筆啟動資金就能夠讓他在一定時間內收益翻翻。原本斥責這種違法行為的宇成,最終也在無法喘息的壓力之下決定放手一搏。
為了趕上這波賺錢的機會,宇成低價賣掉了自己心愛的公寓投入加密貨幣。根據收益計算,如果能順利完成這波操作,他不僅能買回自己的公寓,還能還清所有欠款。
眼看著韓國光復節815那天越來越近,根據同事得到的情報,只要在那天8:15分上漲到峰值時拋售,就能賺到815%的利潤。
但是,令人脊背發涼的詭異怪事卻在此時頻頻發生——
來歷不明的噪音其實是有人故意為之,并且宇成就是被針對的那個「大冤種」。
實際上,樓上樓下的鄰居早已串通好,不僅通過攝像頭監視他,還在宇成深夜熟睡時潛入家里安裝震樓器,到處散布他才是噪音制造者的謠言。
復活節當天,宇成被設局送進了警局。原本前景光明的他,也因為最后一刻的貪婪賠掉了賣房子的錢,絕望的他決定自盡。
作為本劇最精彩的片段,影片通過爭分奪秒的敘事節奏,把底層上班族對生存的內心掙扎與人性的貪婪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觀眾直觀感受到被現實壓迫的強烈代入感。
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宇成這顆被資本做局的「韭菜」就是赤?裸的現實寫照,并且還暗戳戳地成為了這場陰謀事件的C位主角,也讓影片的結尾變得愈發戲劇性。
隨著真相的逐步揭露,禍不單行的宇成才意識到原來花光積蓄得到的房子是有噪音問題的豆腐渣工程,而自己是被設局賠上了房子(對方故意不讓他拋售貨幣),本以為抓住的救命稻草實際上才是罪魁禍首。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倒霉蛋」意外卷入了——走火入魔的記者與腐敗檢察官之間的殊死斗爭。
尤其是結局部分堪稱炸裂,后勁實在太兇殘!全員都「殺瘋了」!因果輪回的宿命感緊密交織,更讓看完本片的觀眾直呼帶感。
最后,墻外又傳來了毛骨悚然的詭異噪音,未知的恐懼與不安仿佛又讓一切回歸原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