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韓影,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
名導禹民鎬+玄彬等全明星陣容的《哈爾濱》撲街了,豆瓣評分沒過及格線(禹導的前作可是《南山的部長們》)。
超有票房號召力的宋慧喬姐姐更慘,新作《黑修女們》的豆瓣評分只有4.7分。
還有之前蠻期待的延尚昊導演的《來自誰的啟示》,結果也不太行,柳俊烈的咋呼演技+申鉉彬的木頭演技,簡直是災難。
在一眾不及格韓影中?出重圍的,反而是一部小清新的少女成長電影《沒事,沒事,沒事!》。
這部電影曾拿下去年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兒童單元水晶熊最佳長片獎,豆瓣評分也一度達到8.0分,還登頂了一周電影口碑榜No.1。
當然,如此小眾的韓影能獲得這麼多關注,與另一位女主鄭秀斌有很大關系,只見滿屏彈幕都在找「wuli酥餅」,
《善意的競爭》實火呀!
從電影題材來看,這是韓影非常擅長的一個賽道,就是由女導演親自操刀劇本和執導,講述一名少女的成長心事。
相同類型的佳作有很多,比如《蜂鳥》《我們的世界》,還有前段時間我推薦過的《秘密之丘》,都是8分以上的高分作品。
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挖掘了兒童世界里復雜的那一面,所以看上去都有些沉重。
今天推薦的這部韓影風格則完全不同,是一部治愈系,甚至帶點陽光搞笑氣息的成長電影。
開篇就是「韓劇三寶」之一的交通事故,即將要上台表演的小女主吳仁英電話里責怪媽媽,沒有給她帶上表演要穿的舞鞋。
沒想到這是母女倆人生中的最后一通電話,媽媽遭遇交通事故去世,然后就是黑屏出片頭字幕。
按照常規,你肯定以為失去母親的這個少女要經歷一段抑郁期,然后被溫暖的大人治愈。
然而并沒有哦,由李來飾演的吳仁英(就是小素媛的扮演者)是個天生樂觀的女孩,雖然成了孤兒,也沒有改變性格。
她照常生活、上學、練舞,躲避著社會福利機構的人。
被房東催趕著退房,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把家里能賣的家當都賣了,過上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流浪生活」。
為了完成媽媽未了的舞蹈夢,吳仁英一直堅持待在首爾國際藝術團,還非常機智地把這里當成自己的「營地」。
後來被藝術總監黃雪娥發現后,把她帶回家,開啟了兩人之間的治愈之旅。
這兩人的風格天差地別,黃雪娥是冷冰冰的「魔女」,家里一塵不染,沒有煙火,也沒有溫度。
即便對待自己熱愛的舞蹈,也像完全莫得感情的機器。
小太陽吳仁英則完全是另一個極端,即便過著寄人籬下的流浪生活,也要等人全部走光后美美地吃上一碗拉面。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便利店打工時,等到11點一過,就能吃上打折的「牛肉滿滿」便當。
在舞蹈隊練習時,她是一眼就能被看到的人,不是因為舞技出眾,而是因為她總是笑得最燦爛的那個。
即便在媽媽去世后,也沒有改變她跳舞時一臉幸福的模樣。
是因為這孩子缺根筋嗎?那倒不是,她也會在與媽媽的合影被人撕掉后,難過地大哭。
按理說,她和黃雪娥如同冰火兩重天般的性格是很難磨合的,電影里也沒有什麼特別狗血或激烈的劇情沖突,就是慢慢靠近、彼此理解。
當然,背后還有一個原因是,黃雪娥和吳仁英媽媽曾經是朋友,因為這層關系也削弱了一些劇情上的突兀感。
電影里還有一個有趣設定是,這個藝術團里好像所有學舞蹈的女孩都是為了完成媽媽的心愿,而不是為了自己。
就連黃雪娥都是為了要讓媽媽滿意,才會如此拼命守住舞蹈首席的位置。
極端的例子就是鄭秀斌飾演的崔娜麗,她是團里的C位,但是從沒見她露出過笑臉。
如果她按部就班地長大,應該會成為第二個冷冰冰的黃雪娥。
好在她遇到了小太陽吳仁英,兩人前期一直是暗流涌動的競爭關系。
因為考核時崔娜麗的一個失誤,引發一場大混戰,打破了表面的平靜。
青春片的好處就是,沖突來得快,去得也快。
兩人被社會姐們痛揍一頓后徹底和好,吳仁英終于問出心中的困惑,她不懂家世好、舞跳得好的崔娜麗為啥會討厭一無所有的她。
原來她身上有著崔娜麗最羨慕的自由自在。
可這種看似很酷、很幸福的生活,卻不是吳仁英自己喜歡的,她曾問藥店的長腿叔叔孫錫久(對,這部電影有孫錫久哦!),有沒有那種可以一夜長大的藥。
她以為只要長大了,成為有能力的大人,一切煩惱都迎刃而解。
但是黃雪娥告訴她,大人也不能隨心所欲,反倒是少年時期的她可以決定做自己想做的事。
少年有少年的煩惱,大人也有大人的苦衷。
沒有激烈的沖突,雞同鴨講地指責或灌輸大道理,而是用一種溫暖的方式對視,也不錯。
家有青春期少女的,很推薦去看這部韓影哦。
對了,導演金惠英近期還有一部最新韓劇《我死前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