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皇室皇位繼承人悠仁親王,又上頭條了…
今年4月,他剛保送入讀名校筑波大學,身邊學神學霸環繞,原本該是低調求學,卻因為「深夜嗨玩」、「上課遲到」、「警衛壓力山大」等傳聞登上新聞。
據《周刊文春》爆料,悠仁親王的大學生活相當「充實」。
除了學業,他還是羽毛球社的狂熱成員,經常訓練到晚上9點,之后還會和同學聚餐、串宿舍,在大學附近晃悠,甚至凌晨1、2點才回赤坂御所。
如此一來,早上起不來、上課遲到似乎也「合理」了。
校園里甚至流傳著悠仁因早高峰堵車,改乘電車的消息,畢竟從御所到筑波大學足足70公里,通勤確實夠嗆。
但問題來了,宮內廳竟然沒派專屬宮內官陪同悠仁,這下就沒有宮廷事務官提醒「該回家了」,全靠警衛和警察「硬扛」默默陪同,悠仁幾點回家,他們就幾點下班。
畢竟警衛的職責是保護安全,總不能對一位親王說‘明天要上課,別玩了’吧?」
愛子公主當年在學習院上大學時,可是被宮內官包圍,宮內官還會攔住[偷.拍]者,要求刪除照片。
現任天皇就讀學習院高中時,身邊也陪著後來成為皇太子宮內官的曾我剛。
對比下來,悠仁這「自由過頭」的待遇實在反差鮮明。
至于為什麼悠仁上大學沒有宮內廳官員隨行?宮內廳內部也吵翻了天。
一種說法是秋筱宮文仁親王堅持「一宮家」獨立性,認為自家規矩不必照搬天皇和愛子公主的模式。
另一種聲音則指向紀子妃,認為她對工作人員要求嚴苛,「乘電車通勤、夜間安保」全丟給警衛,還覺得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但爭議點在于,悠仁畢竟是皇位繼承人,安全與形象管理不能馬虎,得有合適的人輔佐。
當年秋筱宮家的真子、佳子公主上學時就沒有宮內官跟著,只有助手陪同,但她們不是皇位繼承人。
如今悠仁的「放養」模式,難免讓人擔心——萬一出事,誰來負責?
悠仁入學后,筑波大學部分區域加強了出入管制,學生被要求隨身帶證件,引發不滿。更棘手的是,他的夜間活動讓警衛和警察壓力倍增,畢竟高峰期的電車、深夜的街頭,安保難度直接拉滿。
皇室評論員山下真司直言:「警衛只能保障安全,無法替代宮內官的溝通職能,不能勸悠仁早點回家休息。」
有人為悠仁辯護,說大學生活本就是他難得的自由時光,況且他選擇筑波而非更封閉的學習院,或許就是想過普通的學生生活。
但也有學者給出不同發言,說自由雖然可貴,但親王也需體諒警衛的辛苦。
眼下,悠仁過著「無宮內官大學生活」,但長期來看,宮內廳可能得重新評估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
畢竟,隨著悠仁參與更多公務,學業與責任的平衡會越來越復雜。
而日本網友也在網上蛐蛐悠仁散漫的大學生活…
「這家人只顧自己,從不考慮給別人添麻煩。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進行。一切都是那麼隨意!而且以后還會繼續這樣!」
「既然選擇通勤上學存在困難是事先已知的情況,就不該成為頻繁遲到的理由。雖然學生身份或許能獲得一定諒解,但遲到行為不僅會降低個人評價,更是在無理占用他人的寶貴時間。本質上,有遲到習慣的人往往難以獲得信任。
若縱容這種將遲到視為常態的行為,未來很可能持續給周圍人帶來困擾。倘若當事人自身缺乏覺悟,身邊人不應過度顧慮,而應當嚴厲提醒。」
「悠仁親王經常練習到晚上9點,之后去吃飯或拜訪住在宿舍的朋友,有時會在大學周邊逗留到深夜,回到宮邸已是凌晨1、2點,因此早上起不來導致經常遲到。
既然這樣當初不是說好以學業優先,才把成年禮推遲到9月的嗎?既然會去住在宿舍的朋友房間拜訪,那現在開始改成住校生活不就好了?」
「皇室成員與平民不同,行動總是伴隨著諸多限制。即便渴望自由,往往也難以如愿。大學生活雖比高中時期少了許多約束,可以在學業之余享受更多自由,但這段經歷同樣具有學習意義。
然而,他們終究是皇室成員。無論處境艱難或輕松,這個身份都無法擺脫。更何況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一舉一動都某種意義上處于國民的注視之下。希望他們能時刻意識到這一點,既要成為國民心目中的象征性存在,也要在行動中保持這份自覺。」
「你難道不想想警衛的工作時間和負擔嗎?如果你連保護你的人都顧不上,又怎麼能顧及公眾呢?無論你心里怎麼想,周圍的人都會根據你的行為來評判你,所以你最好也了解一下這一點。」
「參加社團活動到深夜卻耽誤學業,這豈不是本末倒置?雖說要貼近國民,但現狀卻是空談口號,反倒給其他學生帶來諸多不便。若秋筱宮家如此堅持「一宮家」意識,不如請辭皇位繼承權,專心做一宮家家主更為妥當。」
「天皇沒有選擇傳統的學習院,而是選擇了一所遙遠的大學,校園面積過大,人們擔心安保會成為沉重的負擔。然而,天皇本人似乎對自己的地位以及照顧他、提供安保的身邊人毫不在意,與他作為皇室成員的角色格格不入。我認為皇室之所以能在日本歷史上存在這麼久,是因為他們誠實、勤勞、品德高尚。我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只有男性后代才能繼承王位的規定。」
「親王頻頻深夜在外活動,卻還要耗費重金對大學設施實施特殊警備,這樣的安排真的合理嗎?
據悉,相關安保費用高達7億日元。若以四年大學計算,總支出將逼近30億日元。這筆巨款若是用于資助勤學奮進的普通學子,不知能幫助多少認真求學的年輕人完成夢想。」
至于接下來是繼續「放飛」還是收緊管理?自由與責任的博弈,等著看宮內廳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