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這麼一群人,她們年輕貌美,婀娜多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就是傳說中的日本花魁。
如果有客想見花魁一面,則需花費大量財力,有的甚至傾家蕩產也無法看她一眼…
見到的客者們這樣形容花魁:那長長的黑發在風中凌亂,曲末似轉身射燕的動作、最是那回眸一笑,萬般風情繞眉梢。
然而光鮮亮麗的她們,為什麼28歲退休后只能流落到做苦力、做游女,甚至一生出不了花柳街,最后慘死街頭…
花魁不同于游女,需要從底層一步一步往上爬。

而是從被賣到游廓(游女所在地)中的沒落貴族的女兒或是民間的女孩中挑選具有資質、極端美麗的,在《藝伎回憶錄》里,小千代和姐姐夏子一同被賣到置屋(江戶時代游女所在地),她因為生得美被老鴇選中,留在置屋,而姐姐因為不夠美麗被輾轉賣到其他地方。

被挑中的女孩子從小就要加以精英訓練,包括文學、書道、茶道、棋藝、三味線等等。
成長過程中也極端地限制飲食種種,另外還要在已經成為花魁的前輩身邊侍候,深入了解花魁的各個方面,確保能長成一流的美女。

所以養成一位花魁要花上極高的成本,也因為如此,花魁與其他等級的游女不同。
先說游女,日本一直嚴格管理著游女屋,劃分出嚴格的紅燈區,游女屋只能設置在紅燈區之中。而一旦從平民變成游女,進入游女屋,那就完全失去自由。
一般的游女平日接待客人非常沒有尊嚴,她們會在特定的時間內坐在如同籠子里的游女屋走廊上排成一列,等待客人挑選。

所以對一個下等游女來說,出路有兩條。一是被某個客人相中,為她贖身,二是自己攢夠錢,贖回自己的賣身合同,不過后者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因為即使是最下層的游女,贖身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而如果想接近花魁或者花魁中的精英「太夫」,則需要投入大量財力。總結來說,花魁原則上賣藝不賣身,但接受高級土豪的預約包養(且只能養她一人),不過這個預約需要突破重重考驗。
首先必須到稱為「揚屋」的茶店中尋找機會。客人到了揚屋以后,得先灑下重金,來顯示自己的財力。這時老闆娘會探探客人的底細,看看適合哪一個等級的花魁,再寫一張「揚屋差紙」,請指名的花魁前來,這時重頭戲才開始。

花魁前往揚屋的路程稱為「花魁道中」,在隊伍最前方的是拿著印有專屬于該位花魁定紋燈籠的男人,接著是兩位「禿」,指10歲前后幫花魁打雜的小女孩,手上拿著花魁的用品。

再來才是穿著厚重,腳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可謂是「金釵插鳳髻,明眸似皓月」 ,看一眼就舍不得移開眼睛。

其后還跟著數位「新造」(年紀較「禿」大一些,但還未能接客的女孩),以及保鏢等人。
由于花魁身穿約20公斤的衣裳,腳踏奇高且重的木屐,所以有「花魁走路比牛車慢」的諺語。

花魁走路的方法又分為「內八文字」與「外八文字」,不過不管那一種走法,傳說都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練習。
由于「花魁道中」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現在已經被作為江戶時代,也就是封建時代的最后一個時期的大眾文化景觀保留下來。

到了揚屋以后,要是花魁看客人不順眼,大可掉頭就走。如果看對眼了,這也只是「初會」而已。客人得用盡方法顯示財力及魅力贏得花魁的好感,當客人為求這一面,也許已經灑下了幾十萬至百萬,卻仍得屈居下位,離花魁所坐上位遠遠的。

突然想起 《初刻拍案驚奇》里道:「小道該死,冒犯花魁,可憐見小道則個。」可見花魁當時地位。
第二回見面的「里」也是同樣如此,如果第三回見面時花魁準備了寫著客人名字的筷子,這時才代表兩情相悅,該晚才能一親芳澤。
這三次的見面就如同相親、下聘、結婚。

不過即使這樣,關系卻相當的不對等,如果客人在這之后找了其他的游女,輕則花錢消災,重則受到游女屋的保鏢一陣毒打。但花魁則可以有許多熟客。

當然客人如果支付數額不小的脫身費用,是可以換的。

不過客人們一擲千金,很少能真正的花在花魁的身上。剛才說過游女屋為了培養花魁耗費不少,搭進去的這些錢全部要算成花魁欠的債,所以花魁能花能賺,但又因為每個花魁必須培養幾個游女屋指定的花魁接班人,接班人的吃喝拉撒也要算在這個花魁的賬上,所以實際花魁上是入不敷出。

官方規定花魁和一般游女退休的年紀是28歲。因此到了28歲,很少有人能攢夠錢為自己贖身的,只能從花魁淪為苦力或者低級游女,實在沒有賺錢能力的時候,就會被游女屋掃地出門慘死街頭。
所以如此光鮮亮麗,卻多數一生出不了花柳街,直至了此一生吶~